为进一步优化本科人才培养体系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9月11日上午,化工与环境学院组织召开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论证会,对化学工程与工艺、环境工程、应用化学、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四个专业的2025版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论证。学院教学副院长刘芳芳、各系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,共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言献策。
会议由刘芳芳主持。她指出,此次论证会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和科学论证,确保培养方案的前瞻性、系统性和可操作性,为学院高水平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。各系主任围绕培养目标、毕业要求、课程体系、实践教学及特色创新等方面展开汇报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强调“工程认证与实践能力”双主线融合;环境工程专业提出“污染控制-生态修复”能力培养路径;应用化学专业聚焦“基础研究-应用开发”递进式培养模式;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则突出“绿色低碳技术”与“循环经济理念”的交叉融合。与会人员对专业基础实验、专业实验及课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学分、开设学期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讨论。骨干教师针对课程体系逻辑性、核心课程覆盖度、实践环节衔接性等关键问题提出优化建议。
化工与环境学院将以此次论证成果为指引,持续完善“需求导向、分类培养、特色发展”的人才培养体系,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国际视野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为服务国家“双碳”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(文:时世蕾 编辑:李秀艳 审核:宋继梅 李法鹏)

